2003年11月5日,时装界大地震。Gucci集团及其大股东Pinault-Printemps-Redoute(简称PPR)宣布,Gucci设计总监Tom Ford及Gucci集团总裁Domenico de Sole将在今年4月30日约满告别。
消息传出,时装界与其说震惊,不如说惋惜。Tom Ford——这位跨越20世纪与21世纪的设计大师,形象英俊被业界昵称为“时尚王子”的他,10年来,将一个被人遗忘濒临破产的老牌脱胎换骨成市值20亿美金的时尚王国。Tom Ford笔下的Gucci女郎总是充满震撼的诱惑力,YSL也艳压群芳未令时装迷失望。Karl Lagerfeld直言道:“Gucci错了,像Tom Ford这种设计才华与商业头脑兼并的人才已寥寥无几,他是无法被取代的。”
现实生活教会我们,没有谁,地球一样在转,日子都一样要过。主帅的去留,是否影响品牌的前途?是一蹶不振,还是昂首向前?时装迷是冲着设计师的明星光芒,还是品牌的信誉保证?品牌的声望是否凌驾在设计师之上?抑或说到底,投资方才真正掌握品牌与设计师的命脉?其实早有人定论:一切要看这个设计师的明星光环,品牌现有的知名度,及投资方的意愿——三者之间的平衡,说时容易做时难。
当一个品牌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系列,涉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走高级时装路线的同时兼顾大众化形象时,总设计的重要性已被淡化,比如Calvin Klein、Ralph Lauren(业界公开的秘密,Ralph Lauren的产品都出自他庞大的设计师班底,而不是他本人)。
但是,如果品牌的路线很有针对性,风格很独特,总设计的功力就变得非同小可。如果制作班底比较薄弱的话,设计师的明星魅力几乎可以决定品牌命运。Gucci的成功,明星媒体功不可没:Tom Ford的男友是前Vogue Homme版主编,Gucci可说是最常被杂志服装专辑选用的品牌,是红地毯的常客。自从Tom Ford接手Gucci与YSL以来,业界一直以by Tom Ford for Gucci”及“by Tom Ford for Yves Saint Laurent Rive Gauche”来称这两个品牌。可是在续约谈判03年3月米兰展期间,公司发出宣传稿,要求媒体称“by Gucci”及“by Yves Saint Laurent Rive Gauche”,很明显地希望扭转时装迷的印象,Tom Ford的离开在彼时已见端倪。
如果品牌班底的实力够强,易主不是末日。比如,Chloe曾因Stella McCartney重现光芒,但Stella McCartney投效Gucci集团自创品牌后,由副手Phoebe Philo接手的Chloe反而更加流利自如地散放女性妩媚与摇滚情绪。一个品牌在易主后名气极速下滑,很多时候是风格太深入人心难以扭转,或品牌本身的设计及经营架构不完善所致。Jil Sander在创办人出走后,忠实顾客大批流失。更大的原因还是母公司Prada削减用料成本,而奢侈用料又偏偏是Jil Sander品牌最大的卖点。如今希望她“凤还巢”重振品牌,这个昔日的“极简女王”剪裁功力无人小觑,但在知名度与销售网均普通的情况下,在今日一片花哨风中重振品牌到底又有几分胜算?
另一个出名的失败例子是Givenchy。先有Alexander McQueen,天马行空的鬼才艺术家,疯狂得难以驾驭。后有Julien MacDonald,一时稳健一时突破一时俗艳一时高贵,配合度极高,留客却力不从心。两位其实都是难得的设计人才,业界以很无奈的心情归咎Givenchy大师所塑造的Audrey Hupert形象太入人心,不易取代。
同样的设计师,同一集团,有时候会是不一样的故事,只是再度说明,品牌形象越根深蒂固就越难转型,反之,越被淡忘就越易翻身。70年代家喻户晓的Gucci,至94年因经营不善设计裹足不前而濒临破产。Tom Ford临危受命,在95年春夏系列中以极度大胆的性感剪裁,耀眼迷离的MOD黑色年轻形象令刚阳中性的le smoking脱胎换骨成性感诱人。在投资方心存放弃的糟糕环境下,他与集团总裁Domenico de Sole双剑合璧,放手一搏,令Gucci咸鱼翻身。
可是Ford与Gucci的时尚神话并没有在Yves Saint Laurent重演。或许,Ford笔下的Gucci深受YSL化男装为女性妩媚的影响,待真正接手YSL,二者显得太过神似。而YSL又不像Gucci般正被人淡忘,Saint Laurent大师当时仍活跃在时装舞台,时装迷对他依然眷恋,根深蒂固的YSL风华很难在一夕间扭转。
其实John Galliano与Christian Dior的组合也始于Dior陷入混乱之时,大老板LVMH的鼎力支持使得成绩辉煌得叫人意外。Marc Jacobs入主Louis Vuitton干脆替品牌闯出一条全新的康庄成衣之路。两人均星味十足,是时尚界的打令(Fashion Darling)。不同的是,John Galliano的个人品牌成绩普通,反而在Dior明星化得非常高调;Marc Jacobs的个人品牌深受欢迎,在Louis Vuitton大牌下却懂得将个人光芒低调化,去烘托LV的金漆招牌。这就是品牌与设计师名气的平衡之道。
大集团的投资理念要求立竿见影,没有废话,只看数字,很大程度上是商业挂帅,难免叫艺术家脾气的设计师难以释怀。近年设计师被赋予明星光环,但越来越发现那不过是烟幕,实际操纵的还是品牌投资商。设计师可以不屑一顾商人的铜臭味,有财力实力的可以自己去闯;但若选择留下,还需妥协。因为只有在位子上,才有机会走出自己希望的路。
※劳燕分飞有原因:
据说Ford与de Sole在续约条款中主要为争取更多经营自主权而与集团董事局谈不拢。所要求的“自主权”,不仅包括Gucci品牌的管理与设计自主,更涉及Gucci集团近年收购的品牌及未来的拓展。可是金融界熟悉资金运转的分析师都明白,1999年Gucci力抗 LVMH恶性收购时,PPR注入29亿美金击退LVMH并成为Gucci集团的大股东,而为了继续投资Gucci,PPR两年来大举改革其公司结构,出售长期以来的办公用具等行业。在商言商,很明显PPR要的是在Gucci的绝对主控。失去Tom Ford与Domenico de Sole虽然冒险,但要PPR在经营决策上拱手让人操控更不可能。
在股灾、911、SARS、中东战争的晦暗阴影下,Gucci近年销售每况愈下,YSL叫好不叫座,由Tom Ford与Domenico de Sole亲手培植或收购的Stella McCartney、Alexander McQueen、Balenciaga、Bottega Verneta等硬搬Gucci时装神话模式的品牌,虽然业界好评依旧,销量却大都差强人意。如果再告诉你,Tom Ford年薪高达2300万美金,单03年4月与5月间Tom Ford持有的Gucci股票就赚取了3800万美金,可去年上半年Gucci的利润却比前年同期重挫51%。公司盈利低迷,总设计却薪水大涨,这种不合商业逻辑的现象也很难令股东心服。
※Gucci的下一步:
Gucci集团首先要摆脱品牌间太过雷同的经营模式,Gucci与YSL很明显的会分别由两个设计师接手。Gucci的设计师,业界齐齐看好Gucci 旗下的Alexander McQueen:虽然他是有名的叛逆小子,但自LVMH出走投奔Gucci集团后成熟很多。另一位人选,也是Gucci旗下Balenciaga的总设计Nicolas Ghesquiere,风格趋于立体剪裁,近年人气急升,可谓新一代的Fashion Darling。
在Tom Ford请辞Gucci消息传出后,Yves Saint Laurent在电话访谈中毫不违言地说:“这样最好。我并不欣赏那种(指Tom Ford设计的YSL系列)服装,他没有领悟我的精髓。趁现在还没被他毁于一旦, YSL这个品牌还有得救。”在Saint Laurent大师与他的长年拍档Berge心目中,荷兰人气双人组Viktor & Rolf是最佳的YSL总设计人选。他俩的04春夏展,女性化与中性化并存,黑色燕尾服的跌膊、露肩、吊带独特设计,剪裁优美变化多端,在某种程度上正是21世纪的YSL。
※Tom Ford的下一步:
许多效劳他人品牌的设计师,通常早在加入前已拥有自己的个人品牌,比如LV的 Marc Jacobs、Celine的Michael Kors等,一旦离开,个人系列的发展带走忠实顾客,也不可能受限“无竞争协议”。效劳巴黎时装品牌Pierre Balmain的Oscar de la Renta与Pierre Balmain约满后, Balmain一整批原班贵客忠心地跟着Oscar de la Renta捧场他的个人品牌。
长年以来,Tom Ford不像Michael Kors、Marc Jacobs、Oscar de la Renta拥有个人品牌。当然Ford不排除日后会推出自己的品牌,或者出任别家品牌的总设计,甚至Gucci集团替他创立个人品牌,肥水不落外人田。以他在好莱坞与媒体的影响力,也很可能成为电影的服装指导,凭他的英俊相貌甚至可以去拍电影。只要他开口,融资根本不是问题。
适当地低调,调慢步伐也是一个很明智的作法。Tom Ford也很可能趁此机会,放一个“悠长假期”,寻找灵感后再重新出发。时尚界很念旧,只不过到时潮流风向可能不同今日,大师届时能不能放低身段与后生小辈较劲,则看他自己了。
也有传闻,他有意收购近年财务不景气的Versace时装屋。有没有想过Pierre Balmain?老字号的传统精髓,社交界贵客名单,还有至高无上的Haute Couture制作班底,不但Balmain时装屋可以重生,Tom Ford更可藉此机会当上他一直梦想的Couturier(度身订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