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危机公关 中国制造 品牌建设
28365备用网址(www.lydaoan.com)报道:
2007年对于我国多个行业的出口企业来说是历经坎坷的一年。从年初美国“宠物食品”事件开始,外国媒体中质疑中国商品质量问题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一场针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危机从宠物饲料开始,迅速扩大至海产品、牙膏、奶糖、玩具等等,部分中国商品先是被点名、被怀疑,进而面临下架撤货,最后出口被迫停止……
中国商品在过去几十年里在世界树立起来的价廉物美的国际形象正经历着一场暴风骤雨般的信任危机。一系列针对中国商品的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和制裁,对相关中国厂商造成了严重打击,也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商品的声誉。
有人用中国商品“遭遇抹黑”的说法总结了过去一年里发生的事件,本报记者特此采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农业部渔业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江苏玩具生产企业等业内专家及有关人士,深刻剖析、解读中国商品命运多舛的2007年。
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饱受诘难。而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的特例。“中国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所经历的猜疑、排斥等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品经济部研究员赵萍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不应忘却的“抹黑”
今年初中国产品质量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在国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日后将变得如此棘手之时,国外大量有关“中国制造”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般向国内袭来。在“中国制造”被卷入贸易保护的旋涡中无法抽身之时,回顾一下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日本制造”以及80年代的“韩国制造”,我们或许能从中参悟一二道理。
赵萍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随着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对美出口数量达到了百万台以上,日本品牌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在增加。由于相关报道增多,美国人开始怀疑日本廉价汽车没有好货。面临日本汽车剧烈竞争的美国汽车行业,也开始借机诋毁日本汽车的质量,主张对日本汽车进行严格检测。同样,韩国现代汽车于1986年以近5000美元的低价敲开美国市场大门,随着质量问题逐步暴露,现代车的销量很快一路走低。
“从日本、韩国汽车的例子可以看到今天中国产品正在重复它们经历过的成长的烦恼。与其说中国产品质量有问题,产品标准与国际有差别,不如说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别,是经济水平与技术水平的差别。”赵萍感慨道。她坦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产品是100%合格、安全的,而“中国制造”存在个别问题是可以理解的。这是由于中国工业化程度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中国制造”需要时间来成长。
中国商务部门有关人士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世界各国很多因素都参与到“中国制造”领域,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是世界制造业发展和国际分工的结果,否定“中国制造”就是在否定世界上众多企业的创意、标准和质量。
必须指出的是,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速放缓,不巧又遇上全球物价上扬,欧、美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从消费者到政策制定者都感受到了这股矛盾的压力,压力需要找到出口释放,“中国威胁论”在此种背景下猖狂肆虐。“他们把中国当作一个靶子,把‘中国制造’当作解决矛盾的借口转移国民注意力是点燃2007年‘中国制造’信任危机的非常重要的导火线。”赵萍话语中隐含一丝愤怒。这回答了令无数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中国出口的产品质量近几年稳步提高,为什么几年前没有人大肆渲染“中国制造”质量恶劣,而偏偏今年却炒作得如此凶猛?
近年来全球贸易形势愈加复杂,贸易摩擦、技术壁垒时有耳闻。“中国制造”这个后起之秀在全球市场的表现越来越受到关注与敌视。据统计,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有200多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针对中国,占其提起“双反”诉讼总数的16%以上,也就是说每6件反倾销、反补贴案件中就有1件是针对中国的。“但是提出‘双反’诉讼需要经过复杂的法律审核程序,而抓住质量问题做文章却相对简单得多,可以说这是贸易保护的一个新的、便捷的渠道。”赵萍之语一针见血。
转变成为不二出路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出口总额已达9690亿美元,是1978年的100倍,仅次于德、美,位居世界第三,是欧盟、日本最大进口来源国,是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质优价廉的中国产品,对降低全球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我国产品逐步打入世界市场,我国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由于出口产品多数走低端路线,缺乏自主产权和品牌,竞争力薄弱。此外,单纯依靠低价格取胜的竞争优势也为产品招来不断的贸易摩擦,并且这种优势正伴随人民币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逐步丧失,转型已是不二出路。近年来,商务部推出的“品牌万里行”,各种老字号品牌评比活动等都是政府引导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品牌道路的典范。